隨著天氣溫度的增加,一些老傳統棚內的溫度隨著氣溫越來越高,食用菌在高溫條件下會出現停滯生長,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,讓更暢銷的夏季反季節菇類上市?下面就來介紹一下由Z新覆蓋材料搭建的降溫隔熱棚來種植姬松茸的栽培方法:
先準備好骨架搭建好菇棚,然后購買黑白膜準備覆蓋棚頂,里層覆蓋一層利得膜系列無滴膜,避免濕度大滴水,中間層加蓋一層保溫棉,用來更好的隔熱和降溫,減低噪音等,Z外層覆蓋利得膜系列黑白膜,白面反光,黑面斷光,隔熱降溫,這樣的覆蓋效果夏季可比外界降低5-10左右,硬件設置制造好后,可以進行姬松茸的層架式栽培了;
姬松茸的栽培方式,有室內、外層架式菇床栽培和大田蔭棚畦式栽培等種。
(1)栽培季節
姬松茸屬中溫型菌類,菌絲生長Z適合溫度為23~27℃,子實體發育Z適合溫度18~26℃,溫度低于14℃難以形成子實體。從播種到開始采收約需40~50天,出菇后可持續2個月。根據這一特性和參照當地歷年的氣候條件,可以確定適宜的栽培季節。一般掌握播種后50天左右,當地氣溫能穩定在18~26℃,即為適宜的播種期。在福建春秋兩季均可栽培,春以清明前后,秋以立秋為好。如羅源縣堆制培養料,春季是在3月上旬,秋季在7月上旬,培養料堆制發酵20天左右,即可上床播種,春栽的在3月底至4月初播種,5~6月出菇;秋栽的在8月前后播種,10月左右出菇。
(2)培養料配方
姬松茸屬草糞生菌類,在栽培上是以富含纖維素的稻草。麥稈、甘蔗渣、棉籽殼、蘆葦等為只要營養源;以牛糞。禽糞、少量化肥為輔助性營養源。常用的配方有:
①稻草60%,牛糞25%,棉籽殼10%,麩皮5%(福建屏南配方,周修趙1997報道)。
②稻草70%,干牛糞15%,棉籽殼12.5%,石膏粉1%,過磷酸鈣1%,尿素0.5%(福建古田配方,丁湖廣1995報道)。
③蘆葦75%,棉籽殼13%,干雞糞10%,混合肥0.5%,石灰粉1.5%。
培養料需經堆制發酵15~20天,期間翻堆3~4次。室內二次發酵,溫度升至55~60℃,維持2天左右。
(3)栽培管理方法 包括進料。播種。覆土。發菌期及出菇期管理,基本上與層架式菇床栽培雙孢蘑菇相似。